喜悦人生爱情挽回

首页 情感咨询正文

从心理学角度谈爱情~(从心理学角度人为什么要表达感情)

admin 情感咨询 2021-11-25 14:59:58 248 0 心理学感情不顺利

从心理学角度谈爱情~(从心理学角度人为什么要表达感情)

从心理学角度人为什么要表达感情

这跟心理学没毛关系,人就是感动物,没感了,那还叫人吗?

从心理学角度谈爱情~

  唯有在恋爱中,人的二个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时得满足∶一是无条件被人接纳,二是在所爱的人心中居首 位,特别心里愈空虚或愈不成熟的人,愈容易依赖对方来支撑你脆弱的自我价值感。
不知不觉地,期望对 方能随时随地无条件接纳你、随时随地把你摆在第一位;心理愈没有安全感的人,日后对伴侣的要求愈是 加倍;过去受的伤,要从现在爱的关系中加倍讨回。
【许多人把依赖和需求以为成是爱得深】例如过去在 家中被忽视的,现在会不知不觉地要求伴侣不断给你注意力;过去被管得太厉害的,现在会要求伴侣信任 你,给你空间。
彼此互许终身之后,你会觉得∶为什么我所要的,你却不给我?在爱情中的人,心理上往 往退化回到婴孩时期—我有什么需要,不用开口,爸妈就应该知道,而得到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哭闹,但 在成人的世界中用哭闹,处罚对方,强求他来满足你心理需求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所谓移情作用就是把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曾想从一些重要人 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希望从目前的关系中得到满足。
很多人因为从小在某一方面心理上的匮乏,一旦得到相关的满足,不管人时地是否合宜,就掉进爱的陷阱 了。
许多外遇婚外恋的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
【借一段感情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不是什么爱不爱的问题 】人的心理需求很多,就像照相机有广角及望远镜头,用望远镜头对准某一对象时,此对象变大,而其它 对象就变成模糊的背景。
…… 当人回到类似第一次受伤的状态或情景时,最容易得到深入而彻底的医治。
就如同坐月子期间受凉着病的女人,产后百病丛生,中药西药都无法治好,却要等到第二次生产,全身骨 骼、腺体,所有生理系统都回到类似第一次生产的生理状态时,她的病痛就得到一个彻底医治的机会。
这 就好象在火中被扭曲的一块钢铁,冷却之后很难再被打直,但如果回到火中,烤软之后就很容易矫正、拉 直。
我想怀孕对一个女人的身体来说就像这样是个火中被“烤”的过程,可说是个“危机”(Crisis),但 危机不见得不好,因为“危机”两个字可蕴涵“危险”和“机会”。
不注意时可能会带来伤害,但若能好 好处理,却能使生命变得更健康更丰富。
就是从小缺乏爱,对爱愈饥渴的人,将来恋爱时潜意识中愈有下列的期待: 1) 过去生命中所有的痛苦悲伤从此消逝; 2) 心中所渴望的快乐幸福将从此开始; 3) 心上人是全然美好,像自己从来没有过的慈父或慈母一般,能在自己不安,有心理需求时,自己不用 开口,他(她)就会体贴到我的需要,主动来抚慰、满足我。
甜蜜的恋爱期 恋爱的初期总是最甜蜜的,两人彼此把对方当作生命中最爱,最重要的人物。
恋人间彼此似乎有无限的包 容力,能无条件接纳对方,即使你五音不全,唱起荒腔走版的歌时,对方竟能听得津津有味。
就这样,在 恋爱初期中,他们彼此成为对方自我价值感的支柱与生命能源的供应者,唤出对方人格中最美好的一面, 两人像活在天堂乐园中一般,的确,人生中所有的快乐似乎由此开始了。
深度心理学认为,人在恋爱之时,心理上“退化”(Regress)回三岁之前的状态,因为恋人之间的互动与 婴儿和慈父或慈母间的关系极为相似。
不论是恋人之间或婴儿与父母之间,在这个时期都缺乏“心理疆界 ”(Psychological Boundary),情绪纠缠不清,分不出彼此的感觉。
好处是不管自己心里多么愁苦,一看 到对方欣喜的笑容,自己什么事都不用做就不知不觉地跟着开心起来。
坏处是看到对方心情不好,不笑了 ,自己情绪马上受感染开始难受起来,以为对方在怪自己。
当婴孩见到母亲不愉快,从她那儿得不到爱与支撑自我感的养料时,不是变得特别乖,企图以好行为使她 重展欢颜,就是闹脾气(Temper Tantrum),用最尖锐的哭声处罚她,逼她就范,收回不悦之情,再变回那 个面带笑容的“好妈妈”,使他能借着她的爱与笑容再度快乐起来。
自救而后救人 在恋爱的初期,当两人都还陶醉在爱情迷幻的药效之中时,还能借着自己一厢情愿的心理投射 (Projection) 而感受到爱,可惜的是像这类的迷恋 (Infatuation) 或中国人所谓“激情”或是“爱情发 烧”,在不受任何外力阻扰的情况之下,大约只能持续三到六个月之久。
(注:被禁止、受挫折不许存在 的激情,反而可像罗密欧与茱丽叶一般能愈演愈炽,持续良久。
) 深度心理学强调,唯有当我们能先医治自己心灵创伤,发展出一个健全的自我,我们才能给别人真正的爱 。
英文畅销歌曲中所说的:“Two lonely people together and things will be fine。
”听起来很美, 但却无法通过现实的考验。
两颗寂寞的心像饮鸩止渴一般,只能暂时减轻双方的痛苦。
两个爱的乞丐,却 彼此都逼对方先付出一些爱,是一幅非常悲惨的图画。
心灵受创,对爱饥渴,却不懂得学习如何真正去爱的人,陷在迷恋,心理疆界不清的状态中时,会勉强对 方来为自己幸福快乐的情绪负责。
他们双方在潜意识中会这样想:“过去只要你一笑,我就开心,你明明 有能力带给我美好与快乐的感觉,为什么现在不再使我快乐是不是故意处罚我为什么跟我在一起你心情 还是不好”在这种小于三岁的恋爱心理状态中,你心情不好,我以为是我的错,我心情不好也觉得是被 你害的,因为你不对我微笑,夺走了我快乐的感觉。
因为我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完全依赖在你身上,期盼你来成全(complete)我,我不知不觉中就使你在我身上 有极大的酬偿权力。
因为认定你是我快乐或痛苦的操纵者,我便期望你必须与我有一样的思想与喜好,我 也只准你对我表现正确的情绪。
由于我的苦与乐全掌握在你手中,所以你不许对我表现任何负面的情绪, 更不准怪我,因为这些都带给我痛苦,使我心里不安全。
跟你在一起时,你必须按照我的意思做,使我快 乐。
如果我觉得痛苦,我便会怪罪于你,并千方百计地要改造你。
脱出恶性循环 开始进入爱情关系,处在“甜蜜共生”的状态时,只要对方嫣然一笑,他心中所有的愁苦便一扫而空,洋 溢着满足的幸福感,但是当爱情麻药渐渐失效,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无法使对方快乐起来,对方不再像 过去一样带给他甜蜜和幸福的感觉时,他心中受骗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心想“我仍是与以前一样待你,为 何你变了一个人,不再是当初那使我感受到爱的你了”事实上,对方有跟他几乎一样的心理感受。
会痛 痛苦苦地分手是因为当双方内心重新受伤时,失望便转为愤怒,都开始用高压、冷战、攻击、批评等方式 来向对方“讨债”,要改变对方,逼对方先付出爱。
不幸的是攻击只会导致反弹,让自己更觉对方变心, 由此战火愈来愈猛烈,最后只好分手。
其实以上所描述这个由甜蜜相恋到痛苦挣扎的心理过程是所有的情侣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而这种历程在 这类“强迫性重复”的个案身上表现得特别强烈而鲜明,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那 些陷在强迫性重复中的人,若不经医治,很少有人能自己从不断重蹈覆辙的恶性循环中脱身而出,而他们 潜伏心底的心理创伤,也会影响到他们婚姻的幸福。
那么,这些心灵受创的人要如何才能得医治呢? 对心理受创较重的个案而言,他们可能需要较深度的心理治疗。
他需要经过一段“Grieving”(哀伤) 的 过程,换句话说,他需要去面对潜意识中最伤痛的部份,不但去检视自己伤在何处,还要从新的角度与正 性的情绪经验中,去了解、整理与医治过去的创伤。

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

第一, 普通人接触心理学最大的好处是学会“自洽”的能力。


当然很多人就算不学也可以达到自洽。
就是学会和自己相处,学会和自己和解,也学会从自我身上寻找力量。


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看起来是需要和人相处,需要交际,需要互动,也需要他人的认可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学会“自洽“,自我接纳,自我和解,甚至自我满足。


譬如就拿情感来说,很多人会因为某某对我不好,或者某某辜负了我,我要恨他,要报复他,要他付出代价等等,除了那些很明显的欺骗行为之外,如树洞里经常被骗几万几十万之类的案例。
就情感本身来说,学会自我接纳,会比用“受害者”思维强很多;

第二, 体验情绪上真实的感受。


某个点让你不舒服,或者某个关系让你觉得难受,你可以真实的感受出来,表达出来,让你亲密关系的人知道,如果他不能改变,你说出来的过程,也比你总是闷着的好。


情绪会追随人的一生,不会因为你很有钱了,就不存在,也不会因为你达到了某个境界,就会一直情绪高昂,而是总有高峰和低谷。
“每个人一生都在体验着情绪,从出生到死亡。
”(萨提亚)

我们也需要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
那么学习的过程,你也学会判断他人的情绪,如果某个人处于情绪上的奔溃边缘,或者危险的边缘,你可以选择回避,至少不要让你陷入险境当中;

第三, 原生家庭只是让你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样,而不是让你逃避自己。


心理学上很多人会拿原生家庭说事,也成了让很多人逃避的理由,譬如很多人说,我的原生家庭更不好,所以导致了我现在感情不顺利,事业不成功,总是自卑等等。


如果这个会成为你不改变的借口的话,这世上不会存在完美的原生家庭的。
总有在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总有在父母殴打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总有从小被父母贬损的孩子,总有身体上不健康的孩子,总有很贫困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等等。


没有完美的家庭,自然就不会存在完美的孩子。
那么你认识到自己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等你到了一定年龄,可以适当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原生家庭就不应该是你的借口和理由了。
这个过程,也是和自己父母和解的过程;

第四, 任何的学科,都有经典的人物和著作。


如果你真想了解这门学科,先去读这些著作,和了解那些经典人物的大致思想是最佳捷径。
就心理学来说,学科不算古老,经典的人物著作,也就是哪些,如果你真有兴趣读完,大概也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


了解了,也不是说你要成为这方面的家,或者从事这个行业,仅仅是因为你感兴趣而已。
这样的著作不会超过五十本的。
再延伸开来也就是一百本左右,如果你真感兴趣,大概一年半左右就读完了。


自留地的文章感觉越写越深了,今天这篇甚至都谈了一个这么大的话题,因为手边刚好有心理学的书。
总算谈了一次。
以后不想写这么大的话题了,还是写好玩一点的吧。


我觉得不管你学什么,最终的目的就是丰富你自己,认识你自己,心理学是如此,文学也是,电影也是,音乐也是,这样才是不辜负我们的时间。
当然辜负了也没事,总有些时间是用来无所事事的。

从心理学角度谈爱情~(从心理学角度人为什么要表达感情)

版权声明

网站资料部分均来自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刻删除!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