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小三用什么样的方法最好
可以和她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一谈,然后找到你老公的症结,有时候问题是出在你的身上…
熟读《论语》300遍,给我带来了哪些改变
可以花一个多小时,把《论语》从头到尾背下来。
那时候,我走着背,站着背,上下班步行的那段路上,去市场买菜的空档,我都在背《论语》。
我一直都没有看过任何《论语》的注解,因为实在没有时间。后来,我又继续读了《大学》、《中庸》和《孟子》,也都没时间读任何注解。
但是,周围所有的人,都发现了我的变化——
从一个小女人变成了大女人。
凡事都不计较,虽然也有和老公意见不合,甚至拌嘴,但过去就过去了,我不会揪住不放,或者生闷气了。
工作上遇到事情,我能首先判断轻重缓急,确定最严重的后果,然后勇敢承担责任,不计较个人得失。
对孩子,坚定地只想要孩子读书、长进,进德修业,不在意孩子眼前的表现在别人眼里是否优秀。
对那些显山露水外表风光的事情统统看做浮云,把对老人的孝心看做最重要的事,并身体力行。
读完论语后,虽然我的生活照旧,但我的心发生了很多变化。
我加班、带孩子、每天做家务、老人病了我去护理……所有这些忙碌,给我的不是辛苦的叹息,不是顾影自怜,而是一种享受,乐在其中。特别是我们夫妻俩独自带孩子之后,常常家里外头,从早忙碌到晚,直到夜里11点半才停下来。虽然如此,但我都能保持疲惫的身体,愉快的心态。
读了经典之后,我觉得女人最重要的不是当工作狂,不是当女强人,不是小资情调,不是买名牌包包,不是拼命让自己看着年轻,不是防小三,而是修身、齐家。
《论语》教会我,在纷纷杂杂的欲念世界里,分得清重要和不重要。它教会一个女人首要的分内事,就是把家庭维护好,让家其乐融融。家无论对男人还是女人都很重要,但维护家的责任在女人。女人要象水一样,你的家才是兴旺的。
如果说最初读《论语》的目的是跟上儿子成长的脚步,但现在发现读经典是自己内心的需求。不读书,就像早晨没洗脸一样难过。从我自己读经典,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是快乐的事。如果现在的孩子说,他不爱学习,那一定是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出了问题。
读经典,发现它胜过一切心灵鸡汤。当你系统读完《论语》,再读别人白话文写的各种心情絮语,各种心灵鸡汤,会发觉那都是片言只语的麻醉剂,雁过无痕。唯有经典,永驻心间。论语告诉了我许多道理,令人有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感。
比如:《论语》里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什么最难?色难!比如你带老人旅游,给老人买很多东西,这就是孝顺吗?不是。而要无论什么时候都对老人和颜悦色,这才叫孝顺,而这也最难做到。
比如:很多妈妈在意的才艺。《论语》里面也有告诉你哦。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老人,把艺放在最末。也就是,有则锦上添花,没有呢,也不用太纠结。孩子的根本要抓住,志向的建设、品德的建设,这些都做完了。学点才艺,也好。现在的家长之所以压着孩子学才艺学得很累,因为舍本逐末。
比如:《论语》告诉我们,天天出去吃饭唱歌,是不对的,是玩物丧志的。
比如:关于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孩子憋不住的时候,不要去教他,他已经急的不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你给他点启发和指点,这个时候,他的进步是最大的啊。你看看,教育的精髓,2500年前的古人就已经告诉我们了。
读过《论语》,你会发现孔子是个活生生的人,在你面前,有血有肉。他有时候顽皮,有时候开玩笑,有时候意味深长,有时候正话反说。他有一次说他的道理要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他就坐上船出海,只带子路一个人。子路听了,好高兴,好光荣。结果孔子说,子路其实没啥优点,就是比我勇敢点。
再比如孔子站在河边说:“逝去的时间就和这条河一样,一去不返呀!” 你不读原著,你哪能知道孔子对时间流逝的叹息其实就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一样。圣人与我们是心贴心的。这些画面,多么生动。
读熟了《论语》之后,一幕幕画面都在眼前,活灵活现,含义隽永。看看现在初中课本只选了10则,那是片面的不系统的哦。不读原著,你哪能看到原著的全貌呢。
所以,我建议妈妈们,睡觉前的半个小时,不要玩手机了,那些微信朋友圈,那些微博,甚至那些杂七杂八的八卦新闻,其实没多大意思,还不如利用起来,读书半小时。
如果你读熟了,半个小时就能读半部论语啦。如果家长没有好好读书,而是读快餐文化,你能指望你的孩子好好读书吗?快餐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浮躁,浮躁到你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一部经典。
力争学习的妈妈们,读《论语》吧,它能给你无穷的智慧。在教育孩子、提升个人修养、提升生活幸福感、认知生活的意义等各个方面,它都能给你无穷的启迪,告诉你考虑问题的根本法则。
只有妈妈找到生活的根本了,才会发现,原来教育很简单,原来生活很美好,原来你是如此的从容不迫。
更重要的,当你读过经典后,对孩子接受读经教育的认识,绝不仅仅是孩子表面上背诵经典朗朗上口,也不是满足于他背了多少本书和多少字。
已是妈妈的我尚能从经典里吸取营养、从善如流,想象一下,如果那些经典文字能在物欲未开的孩子们脑中回旋、酝酿,那他们的未来又将收获一个怎样光明圆满的人生啊!
版权声明
网站资料部分均来自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刻删除!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