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平
插图|来自网络
前两年在杭州时,听过这样的事:两个同为杭州的男女,在适婚的年纪相识相爱,最后到结婚的时候,女不嫁男不娶,大家就是把东西放在一起,就算结婚了。
当时他们告诉我,这种方式是杭州的一种新型婚姻形式,因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舍得女儿外嫁,所以会提出这种“两家拼拼”的形式。
那么,什么是“两家拼拼”呢?
简单一点理解就是,两家拼为一家,没有所谓的嫁娶,没有彩礼也不需要嫁妆,结了婚以后男方家住一段时间,然后再去女方家住一段时间,节假日也是这样轮流来,或者各自住各自家,总之就是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
并且这种家庭一般都会要求生两个孩子,一个跟母姓一个跟父姓,这样不管男女都有了自己姓氏的孩子,等于说谁都不吃亏。
而且也没有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的区分,统一称“爷爷奶奶”,至于财产问题,则是跟谁姓就接受谁的遗产。
听起来,似乎是一种很新式,并且很不错的结婚理念,但这种新的婚姻形式,对于小两口来说,到底是优多于弊,还是说弊多于优呢?
01.
婚姻给到彼此陪伴的同时,也会因为长时间的近距离接触,而让对方审美疲劳,转而感情变淡,“两头婚”的形式多了自由空间,却少了婚姻中最重要的携手并肩的意义。
前段时间,好友静姝和我吐槽了一件事,她说,上周和丈夫说起过年去她家的事,丈夫明显有些不耐烦。
明明婚前说好轮流去两家过年,然而结婚5年后,丈夫开始反悔,他认为女人结婚后去婆家过年是天经地义的事。
她说,婚前就知道丈夫有些大男子主义,这么多年,轮到去自己家过年时,丈夫总是推三阻四,每次需要她花很多耐心去哄。
我笑着安慰她,既然如此,那你不如自己回娘家过年,让你丈夫自己回婆家。静姝发了一个无奈的表情,显然,这个方法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适用。
同样的问题,在我的一个粉丝周雨萌身上发生。雨萌是一位90后女生,老家是浙江的某个县级城市,由于父母就她一个独生女,于是到了适婚年纪后,提出只能找本地的男生。
雨萌本身也是个妈宝,对于父母的提议她欣然接受,很快在父母的撮合下,和他们当地的一个男孩子相识相恋,2年后二人结婚。
婚后的他们开始了“两头婚”的日子,结了婚的他们依旧各自住在父母家,每个月固定几天去对方家,既不需要面对繁琐的婆媳麻烦,也没有所谓的夫妻矛盾,因为本身两个人见面的时间就不多,见了面都客客气气的。
这种婚姻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虽然结了婚,但依然跟没结婚差不多,并且因为各自住在家里,对父母也能够做到很好的照顾。
02.
其实无论是“两头婚”还是正常的婚姻,都有它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重要的是你得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很多年轻人恐婚,无非就是觉得婚姻限制了人很多的自由,结了婚以后不能像婚前一样,很多事情上有限制。
但是如果婚姻采用这种“两头婚”的模式,那么是不是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婚姻带给人的恐惧感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采访了我的几位朋友,其中有人表示支持,也有人表示反对。
支持的女性小艺是一位独立女性,她自己有房有车,生活富足,对于她来说,唯一的痛苦则来源于父母的催婚,但她本人又不是特别渴望结婚,而且她本身是一个很爱玩的女生,她也担心婚姻会局限她这种爱玩的天性。
但是如果她接受了这样一段“两头婚”以后,那么她就可以享受到婚姻的结果,并且依然可以继续过自己过一个人的日子。
如果想要孩子,和对方商量要孩子,之后也可以把孩子给对方抚养,或者自己抚养,总之选择面就广了。
不支持的小朱则表示,明明结了婚,身边却依然没有人陪伴,任何重要的日子对方都不在身边,各自过各自的,这样的婚姻有什么意义?
在她看来,婚姻难道不就是彼此陪伴吗?一段没有陪伴的婚姻本身何来高质量?
站在她们各自的立场,双方的话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实任何形式的出现,都是为了促进婚姻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初衷是对的,至于到底什么方式适用自己,需要自己做出选择。
也许未来某一天,会有更多新的形式出现,对于婚姻也不再单一化,而在做出选择的同时,我们也会更明白,自己的内心到底需要什么。
一个人需要什么,其实很大程度上和她拥有什么,缺失什么大有关系。
对于一个喜欢独立的人来说,她希望的是自己的空间,不想要依赖别人,甚至也不需要过多的陪伴,那么婚姻对于她们来说或许真的不适应。
而对于一个害怕孤独,希望有人陪的人来说,她需要婚姻需要伴侣带给自己那种踏实感,也是要依赖于另一个人完成的。
--END--
作者简介:张平,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知名情感自媒体。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版权声明
网站资料部分均来自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刻删除!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上一篇: 挽回的感情好吗(挽回感情的一段话)
- 下一篇: 被男友拉黑还能挽回吗(被男朋友拉黑了还能挽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