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人生爱情挽回

首页 情感专家正文

为什么要提倡晚婚(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晚婚)

admin 情感专家 2021-12-31 15:51:04 309 0 年轻人
  

[文字/观察者网专栏作家朱筠]

“像你这样的年龄,我们的孩子都十七八岁了。”

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每逢过年过节或者和父母聊天的时候,总是被催着结婚。这样漫不经心的比较,也是父母常用的催促语之一。

但根据笔者近期在中西部普通农村的调查,无论父母是否为孩子的终身大事焦虑,晚婚现象都有所推迟,晚婚现象更为普遍。

晚婚人口不断扩增

根据1982年至201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男女初婚年龄分别为25.23岁和22.37岁。1990年降至23.57岁和22.02岁。2000年分别上升到25.27年和23.44年,然后逐年上升。学术研究认为,1980-1990年初婚年龄的降低是一个由社会体制改革主导的变化过程,1990-2000年初婚年龄的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1982-2016年按性别分列的平均初婚年龄变化

近年来,从全国婚姻登记日志和结婚率的变化来看,从1987年到2017年,我国婚姻登记日志大幅增加,但结婚率从1987年的17.2下降到2017年的7.7。

婚姻数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但在2013年达到1346.9万对的峰值后,也明显开始下降。结婚率连续四年下降。与此同时,适龄人口中的未婚或未婚人口正在增加。

1987-2016年全国婚姻登记和结婚率的对数

晚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出现的。青年男女面临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晚婚现象越来越多。这种现代生活的变化也开始在农村社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为何晚婚?

在笔者调查的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一般村庄中,普遍存在晚婚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年轻人结婚压力越来越大,结婚年龄推迟。另一方面,年轻人自己在婚姻关系中更有主动权。

根据笔者今年在江西、湖北两省了解到的村里青年男女的结婚年龄,村里这一批80后、90后的青年男女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晚婚现象,有几个地方30岁以上结婚的比例较以往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我们发现晚婚现象与很多因素有关。

首先,晚婚现象不仅包括容易找到伴侣的年轻人,也包括很难找到伴侣的年轻人。晚婚的原因不一样。

我们先分析一下,为什么容易找到伴侣的年轻人也容易晚婚。

首先,在传统时期,婚姻注重“两姓之好”,更强调两个家庭之间的婚姻,但现在越来越注重“两性之好”,即男女之间的“两情相悦”。

如今,男女相处好不好是第一要务,双方在结婚前都有一个互相理解的阶段。在这个恋爱阶段,两个人的性格、生活习惯等。需要磨合。磨合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如果以后跑不进去,可能会另找搭档,开始另一个磨合期。

所以,关注“两个一类”是一种以情感为导向的男女交往。婚前情感互动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不稳定,久而久之会导致晚婚。

其次,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情感联想的过程是男女双方的一种个体把握。那么有没有什么外力推动男女双方,从而加快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呢?目前没有。

从村庄的社会结构来看,年轻人越来越远离村庄,从而远离村庄社会的结构性舆论力量。年轻人和村民不懂,这也为他们赢得了更大的自由和空间。

从家庭层面来说,父母的权威降低了。虽然父母会给孩子施加压力,但他们不能对孩子在结婚时间和结婚对象的选择上提出苛刻的要求。大多数父母都同意——“我们的焦虑有什么用?不可能,除非年轻人喜欢。这是他们自己的生活,不是我们的。”

在我们调查采访的过程中,采访了一个60多岁的老人家庭,他的儿子34岁结婚,和十几个人聊了聊,其中有三四个带回家见父母。老人说:“我带回家给父母看,只是让他们检查一下,不是让他们最后检查一次。”

我们还采访了鄂西C村的一户人家,我们的女儿就要结婚了,但是因为男方没有和女方商量结婚时间,就带着父母来求婚,女方父母认为是靠谱的,但是女儿认为男方只知道听父母的话,没有意见,所以最后决定取消婚约。她可以在29岁结婚,但她直到34岁才结婚。

因此,无论是村社还是家庭,都很难推动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

再者,当婚姻缔结的决策权由后代主导,没有外力参与时,后代很容易沉浸在情感滋养中。

婚前情感磨合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也为他们提供了躲避家庭责任的时空间――包括养育孩子在内的家庭重任能躲几年就躲几年,到了实在躲不过去的时候再选择结婚领证。

以上是对好找对象的那部分人晚婚的原因分析,还有一些晚婚人士则是因为不好找对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25-29岁的未婚男性人口占该年龄段人口的比重已经上升到36.29% ,女性也上升到 21.62%。在30-34岁年龄段,全国未婚男性占比12.62%,女性占5.35%。

据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难找到对象的这部分群体并不都是因为没有结婚的希望而成为光棍,大多数的结果是错过了最佳适婚年龄,导致结婚时间的推迟。

第一,择偶的策略选择。

在我们调研的鄂西C村,本地女性一般选择Y市范围内有正式就业的男性,这样一个选择倾向造成了多数女性选择少数男性的局面,恋爱和婚姻的主动权也交到男性手中。因此,村里就会产生一部分没有流向城镇的大龄剩女。而本地女性又瞧不起本地男性,男性的婚姻压力也更大,由此形成一部分剩男。

第二,部分男性难找到对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男性自身个人禀赋太差,如个体相貌方面条件不佳,其次是有些男性过于老实,这种性格的男生也难以吸引女孩子的关注,故而难找到恋爱对象。

另一方面,很多男性就业的地方是缺乏女性的,比如做电焊工或在建筑工地的工作等,在这类工作环境和职业属性中,很难遇到异性,谈恋爱也成为一种奢望。

结语

其实,晚婚现象背后更严重的危机是结婚难问题。

当下的年轻人成婚相比以前,难度加大了不少,找到对象及成婚大致与三方面因素有关:第一个是家庭经济条件;第二点,男方父母对于子代结婚的责任感;第三点则是年轻男性自身的条件,包括身材相貌和性格。这几点权重不同,但总归条件越好,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感越高,年轻人成婚的可能性越大。

婚姻是一个家庭生命周期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原生家庭开始分裂以及小家庭开始诞生的起点,而小家庭的诞生伴随着诸多家庭任务的变化和转移,意味着后一阶段的发展型任务正逐步交由年轻人来承载。

某种程度上,晚婚的出现从时间方面推迟了新的核心家庭的产生,典型的传统式三代家庭的结构开始打破,孙代抚育以及老人家养老都呈现出新的变化,父辈和年轻人都在经历一个新的适应过程。

父母帮助子代带小孩的任务往后推迟了好几年,在父母随着年龄增加而精力下降的情况下,年轻人自己带小孩的情况越来越多,孙辈的抚育普遍交到了年轻妈妈身上,代替了传统的隔代教育,核心小家庭的生存压力相应增大。

晚婚这一现象作为当下人们生活变革的一个组成因子,构成了民众价值观及社会结构的变迁的一部分。不过相信,当晚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年轻人走向社会的角色也将变得更加多元和多变。

(注释:文中“平均初婚年龄变化”、“全国结婚登记对数和结婚率”配图及相关内容引自欧阳静、马海鹏登于《中国青年研究》的《县域体制内缘何出现大量剩女》一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版权声明

网站资料部分均来自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刻删除!未经许可,不得转载。